海倫之夜:趙曉生全國巡回鋼琴音樂會鳴動宿遷
2015-01-11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圖十

圖十一
海倫之夜--------------
趙曉生全國巡回鋼琴音樂會鳴動宿遷
2014年7月12日19時,由海倫鋼琴股份有限公司、宿遷市音樂舞蹈家協會主辦,宿遷肖邦琴行承辦的《海倫鋼琴之夜——音樂大師趙曉生全國巡回(宿遷)鋼琴獨奏音樂會》在宿遷市文化藝術中心劇院盛大開演。宿遷市音樂舞蹈家協會主席倪俊杰教授出席并致歡迎詞。
作為海倫鋼琴的密切合作伙伴,宿遷肖邦琴行開展了認真細致的組織工作,活動進行的非常順利。
在趙曉生老師一段精彩的講解后,一曲瞿維的《花鼓》正式拉開音樂會序幕。
在音樂會過程中,趙曉生老師講解了他對音樂和部分國際著名音樂家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他表示,音樂與其產生的環境、歷史演變有極大關聯。此外,在通過對一些中國民族樂器知識的講解,趙老師鼓勵宿遷愛好音樂的青少年再接再厲,將來能夠把鋼琴這件舶來品變成中國自己的“民族樂器”。
在當晚的演奏中,趙老師演奏了《黃河》協奏曲的第二樂章《黃河頌》,呈獻了黃河哺育中華兒女無私奉獻,最后靜靜流入大海的博大胸襟,隨后彈奏的由音樂巨匠貝多芬創作的《C小調<悲愴>奏鳴曲》,讓觀眾從中感受到革命運動轟轟烈烈在開展、革命者在革命取得突破時的喜悅、反革命者反撲時的壓抑、革命人前仆后繼保衛革命的壯烈情景。此后的。趙老師還演奏了反映肖邦6種曲作風格的音樂作品。
伴隨著悠揚的旋律,眾人沉醉在趙老師美妙飽滿富有旋律的鋼琴聲中,舞臺上的海倫鋼琴陪伴著趙老師忠實地履行著優秀鋼琴的職責,呼應著趙老師發揮著強大的表現力、感染力。在最后一曲反映肖邦人生最后階段、與愛人共同生活在小島上的作品中,隨著琴聲的停止,在觀眾的掌聲雷鳴中,鋼琴演奏結束。仍有不少觀眾顯得依依不舍、意猶未盡。
相關鏈接:
趙曉生是中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音樂理論家與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中國罕有的音樂大師, 1981年至1984年,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客席教授。《鋼琴藝術》雜志副主編、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理事、現代音樂學會副會長和東方音樂協會、日本音樂研究會會員。曾在中國五十余個主要城市舉行近三百場鋼琴獨奏會,也曾在美國舉行過二十余場)及香港等地舉行鋼琴獨奏會,擅長即興作曲演奏,創立“太極作曲系統”及“音集運動”理論系統,創作有數十部作品,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主要有:鋼琴協奏曲《希望之神》(1985年)、《簡樂四章》(1986年)、《太極》(1987年)、《陰陽三闕》(1987年)、《碧霄排云》(1988年)、《嫦娥》(1988年)、高胡和二胡及民樂隊雙重協奏曲《一》(1988年)、《綠腰》(1989年)、《聽琴》(1989年)、《喚鳳》(1989年)、《匯流》(1989年)、三首交響組曲(1990年)、《地曲、人聲、天祭》(舞劇,1990年)、鋼琴協奏曲《遼音》(1990年)、舞劇《大荒的太陽》(1991年)、《聽松隨想》(1993年)、民樂室內樂《時漏》(1994年)、《塤之韻》、《金石之聲》、《新翻<霓裳羽衣曲>》(1999年)。
1999年錄制鋼琴獨奏專輯:《依心集——中國鋼琴家趙曉生作品演奏專輯》(2CD)包括《嘯雪》、《阿炳隨想》、《虞山古風》、《黑白子》、《斯蒂文•霍金的宇宙景象》、《濾》、《琴韻》、《西湖八景》、《鐘鼓》、《空谷回音》、《62343314》等十四首作品,出版教學影碟《小巴赫教會你彈鋼琴》(2VCD)。
出版著作有:《太極作曲系統》(1990年、2006年新版)、《通向音樂圣殿》(2007年)、《鋼琴演奏之道》(1991年、1999年修訂版、2007年新版)、《琴訣》(1994年)、《音集運動——聚合與離散》(1995年)、《琴禪》(1997年)、《走進音樂》(2000年)、《傳統作曲技法》(2003年)、《鋼琴考級技術指南》(2003年)、1994年、1995年、2002年、2003年上海市鋼琴定級考試曲目主編。
曾獲1986、1991年“上海之春”音樂舞蹈節優秀創作獎及優秀演奏獎,1987年上海國際音樂比賽一等獎,1988年中國藝術歌曲比賽獎,1989年上海文化藝術獎,1997上海市高等學校優秀教育成果一等獎,1999年第七屆上海國際廣播音樂節“金編鐘獎”(集體),2001年上海市“育才獎”;常任上海電視臺、上海東方電視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東方廣播電臺嘉賓主持。
趙曉生也已經被載入英國劍橋世界傳記中心的《世界名人辭典》(第23卷),《世界音樂名人錄》(第17卷),《知識名人錄》(第16卷),《杰出成就男士錄》(第11卷),美國世界傳記研究院的《500位有影響的領導人物》,《杰出領導人名錄》及“20世紀成就獎”等。
趙曉生的作曲與鋼琴學生在國際、國內的作曲及鋼琴比賽中獲獎數十人次。近些年,趙曉生通過微博向全國網友親切傳播他的教學理念,深得全國音樂愛好者的愛戴。